最近在里约奥运会赛场,除了运动员的飒爽英姿,还有一个“中国印”成了赛场上亮丽的风景线,并成为各国媒体报道的焦点,迅速火爆社交媒体,大家有没有被它刷屏呢?外国运动员身上这些圆圆的,颜色或浓或淡的印记,就是拔罐留下的。
8月9日,菲尔普斯在比赛中。当日,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蝶泳决赛中,美国选手菲尔普斯以1分53秒36的成绩夺冠。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
在世界体坛,菲尔普斯不是第一个体验拔火罐的外国选手,但肯定是最大牌的一个。如今,“美国飞鱼”已经成了外国选手中的“头号拔罐粉”,他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上多次发过带有“拔罐印”的照片,甚至在其最新宣传片《Rule Yourself(掌控你自己)》中,还专门有镜头记录了他进行拔火罐的过程。
菲尔普斯在接受真空罐治疗
在菲尔普斯的推广下,美国体操队也爱上了拔火罐。
拔罐,这种源自中医传统外治领域的非药物疗法,以其简验效廉的特征,已征服了众多奥运明星。除了治病之外,拔罐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,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。下面就一起来涨姿势吧!针对运动员,拔罐有这几大法宝:
1、扶正祛邪,保护运动员免疫系统
赛前生病是教练和运动员最不愿意看到的,因为这都会或多或少影响运动员的状态发挥,所以预防工作尤为重要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,中医认为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”疾病的发生、发展过程,就是人体的正气与外邪相争的过程,若正气盛,邪不得侵,则病退;若邪气旺,正不胜邪,则病进。拔罐疗法能激发经络之气,振奋衰弱的脏腑机能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同时,通过吸拔作用,能排吸出风、寒、湿邪及瘀血,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。对于游泳、跳水、体操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来说,容易受凉,他们拔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祛除体内的寒气。
现代研究表明,拔罐疗法可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,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。在背部两侧强力拔罐,拔罐前后,比较白细胞的吞噬菌指数及血清补体效价,都明显提高。背部膀胱经走罐,能明显提高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。另外,拔罐疗法由于有很强的负压吸附力量,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,局部瘀血,引起自身溶血现象。释放组织胺、5—羟色胺等神经介质,通过神经体液机制,刺激整个机体的功能,能有效地调动免疫系统,对治疗运动员过敏性疾病、免疫功能低下所造成的低热不退等,都有较好的疗效。拔罐疗法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,改善支气管分泌和纤毛运动等作用,从而加速呼吸道炎症的消除。在肺俞、风门穴拔罐,能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,常用于防治风寒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病。
2、疏经通络,调节神经兴奋性
武侠电影中经常会有打通任督二脉的镜头,这样的人会功力大增。对于运动员而言,如果经络不通,功力也会大减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李广林中医师介绍说,中医认为:“经脉者所以决死生,处百病,调虚实,不可不通。”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,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。如果经络气血功能失调,会出现气滞血瘀、经络阻隔、不通则痛等病理改变。拔罐能激发和调整经气,疏通经络,并通过经络系统而影响其所络属的脏腑、组织的功能,使百脉疏通,五脏安和,达到“通则不痛”的疗效。因此,拔罐对于缓解一些运动员的疼痛症状有一定的作用。
很多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会出现两个不利于比赛的状态,一个是过度兴奋,一个是慢热,兴奋度太低。这也是教练比较在意的问题。这个问题用拔罐的方法也可以帮助调节,为什么这么说呢?现代医学研究认为:拔罐疗法是一种负压机械刺激作用,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皮肤和毛细血管的感受器,经过传入神经纤维至大脑皮质,反射性地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,使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。拔罐疗法具有双向调节功能,针对人体病理特征来进行良性调节。当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时,拔罐可使其转为抑制;当身体处于抑制状态时,拔罐可使其转为兴奋。
有的运动员如果过于紧张、疲劳或者热身运动不充分,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,拔罐疗法能通过肌肉牵张反射直接抑制肌肉痉挛,又能通过消除疼痛病灶而间接地解除肌肉痉挛。拔罐可刺激某一区域的神经,调节相应部位的血管和肌肉的功能活动,反射性地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,获得比较明显的止痛效果。
3、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
对于竞技运动来说,运动员跌打损伤是很常见的事情,也难免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,甚至有瘀血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保健咨询门诊李靖教授介绍说,中医认为,气血“内溉脏腑,外濡腠理”,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,人体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功能。若气血失和,则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,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。拔罐疗法具有调和气血,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。刺络拔罐疗法能够活血祛瘀,通络止痛。这是因为拔罐能加快静脉回流,有利于水肿、血肿的吸收。拔罐疗法能够促进炎症介质的分解、排泄,消除无菌性炎症,达到镇痛作用,尤其是刺络拔罐法的止痛效果尤为突出。在拔罐疗,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,能使局部的浅层组织发生被动充血,局部血管扩张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新陈代谢。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,可迅速带走局部堆积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,从而消除肿胀和疼痛。
4、调节肠胃,预防水土不服
李靖介绍说,对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来说,绝大部分都是客场比赛,有的甚至要飞跃万里,所以,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,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运动员们正常水平的发挥。如何调理肠胃呢?拔罐疗法通过调节脏器的运动和影响消化酶等途径而发挥作用的。当胃肠蠕动亢进时,吸拔腹部和背部的脾俞、胃俞穴,可出现胃肠蠕动的抑制状态。吸拔腹部穴位能加强和调整胃液分泌功能,并能促进腹腔血液循环,从而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。对于便秘、腹泻等疾患都有较好的疗效。
那么,拔罐疗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?
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王敬介绍道,拔罐,也叫拔火罐,在我国历史悠久,远古时候中国人即会用动物的犄角(如牛角等)制成筒状,用于吸伤口内脓血和治疗痈疽,故拔罐法古称“角法”。
拔罐疗法的记载最早见于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,书中即有以角治疗痔疮的记载。唐代拔罐疗法已成为一门比较完整成熟的学科。纵观历史,汉、晋、唐、宋、明代虽然在罐器制作与选材以及吸附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发展,但在临床方面仍以治疗疮疡外科疾病为主。清代拔罐疗法在各方面均有长足发展。
拔罐方法多样,除了留罐以外,闪罐和走罐也是常用的方法。闪罐即在某一部位如穴位、病灶点进行反复吸附并立即使之脱落的一种手法。走罐指罐体吸附肌肤后,用手握着罐体在皮肤上进行移动,以皮肤上出现红、紫、黑色斑为度的一种手法。
拔罐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。拔罐在临床治疗方面,从单纯吸拔脓血治疗疮疡外科疾病发展到现在能治疗内、妇、儿、外、骨伤、皮肤、五官等科数百种病症,尤其用于治疗落枕、肩颈部疾病、感冒、咽喉疼痛、头痛疾病。拔罐还广泛用于日常保健,像减肥、预防消化不良、缓解疲劳等,效果非常明显。因为它具有操作容易、无副作用等优点,深受广大群众喜爱。
拔罐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,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,直接接触外界,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。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,主要依靠机内卫气的作用。卫气出于上焦,由肺气的推送,先循行于皮肤之中;卫气调和,则“皮肤调柔,腠理致密”。健康人常做背俞穴、足三里等穴位的拔罐,可增强卫气,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,外邪不易侵表,机体自可安康。若外邪侵表,出现恶寒、发热、鼻塞、流涕等表证即感冒及天热中暑,及时在肺俞、大椎、中府等穴处拔罐,常可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。
中医常说:“不通则痛,痛则不通。”经络气血通达则人体健康,经络气血不通则人生百病。拔罐可疏通经络,在相应病所即经络不通之处拔罐,可使阻塞的穴位、经络得以开通,气血得以通达。所以,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疼腿痛等痛症病人拔罐效果颇佳。
拔罐疗法可以内病外治。拔罐刺激脏腑俞、募穴为主的体表穴位,可以治疗一些内科常见病症包括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胃肠疾患、胆绞痛等,也可收到较好疗效。
现代医学认为,拔罐治病原理有二:
一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拔罐可使局部皮肤充血、毛细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;另外拔罐的吸附刺激可通过神经—内分泌调节血管舒、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,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。
二是自家溶血现象,拔罐可使吸附部位毛细血管破裂,继而局部出现血液凝固,但不久即崩溃而引起自家溶血现象,随即产生一种新的刺激素即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,随体液周流全身,刺激全身组织器官,增强其功能活动。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,可以刺激增强免疫机能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拔罐时,尤其要注意起罐后的处理。起罐后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,被吸附部位局部可涂上润肤剂,以防干裂疼痛。天寒时,体弱患者注意拔罐处的保暖,以免受风寒。拔罐后2小时内,拔罐吸附处皮肤忌用凉水。起罐后应让患者饮用一杯矿泉水或温凉开水,以补充津液以增强活血通络、托毒外透之功效。起罐后若被吸附的皮肤表面出现水珠、黄水、红水等,可用干净棉球或纸巾拭干。若皮肤上出现水疱,可让其自行吸收,或用消毒针或一次性针灸针刺破,用医用棉球擦干,局部涂上紫药水即可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